每每問及客人最近有放過長假嗎,都只獲得以下幾類回應:
「有呀,去旅行囉。」
「有放吓 long weekend 囉。」
「好耐無放過喇。」
旅行等同休息嗎?相信你心中自有答案。回看自己的旅行風格,到底是追趕行程、身心較勞累,抑或真的放鬆放慢,專注與自己或親友相處?
追問如何休息 recharge,回應一是搖頭或苦笑;回應二是「所以有上興趣班」;回應三是打算辭職後休息。
心靈芳香療癒中,有各式各樣的痛、累、苦及辛勞,但那句「我決定休息,因為我需要休息」總是缺席。
到底為什麼休息總是次要?又為什麼休息需要原因?
我們慣常被教導,勤勞 / 衝衝衝的人才有價值
社會歌頌傑出的人,公司表揚勤勞小工蜂,卻從沒有人大大力讚賞 work-life balance 的人(大概這也是我們長年高踞最長工時排行榜,以及與最幸福榜無緣的原因吧)。而我們也理所當然地全盤接收,將自我價值及實現統統押注在工作。
你察覺到嗎?初次見面時,我們總慣常詢問職業,而非興趣或技能。
當工作有什麼差池或變化,我們的自我價值也跟著減弱,甚至崩盤。漸漸,我們害怕放慢,更害怕停下來,害怕休息令自己「貶值」。剛好,又一直沒在其他領域建立價值、建立自我,當「貶值」出現,我們還剩下什麼?
或許,休息「輸」給自我認同吧。
我們慣常以事情,蓋過事情
或許我們整體節奏太急速,事情總是洪水般湧至,未來得及分析及處理,新的問題又出現。忙於搬屋的時候,家人總會剛好吵架;為活動擬定了 plan B,但負責 plan B 的人總會剛好遲到。才剛有 A事件出現,情緒初現,B 事件已瞬時橫空出生,再度打亂。哪來得及處理什麼情緒,先處理好事吧。
這大概都是我們的寫照。
因此投射至休息時,以為做些與工作無關、與家庭無關事的,就是休養了。上興趣班等於休息嗎?旅行等於休息嗎?抽離現況,等於休息嗎?或許吧。
續問一句:「有靜下來與自己聊天的時刻嗎?」
或許,休息「輸」給時間不足吧。
我們逃避看見自己的「弱」與「差」
另一項社會歌頌的是強、成功、捱。重要呀,只是 365 天只能有這三個形容詞嗎?昨天很強,今天更強,明天又強了一點,那昨天很弱嗎?
我們只許自己以單一形象出現,必然要強要好要完美,弱與差是什麼?就用強項蓋過吧。合時使用叫取長補短,天天使用是不是叫逃避?
當弱項被愈多東西遮蓋,以事情蓋過事情,總有新的更重要的事,漸漸真的或會「覺得迷失竟比醒覺好」。光打開衣櫃尋找存放於衣物堆後一隻遺失的襪子已花很多力氣,何況逐層梳理,重新面對自己的不足?
休息時,終記起有些事情或感受在心深處。然而要用太多功夫,不知從何入手,又不習慣訴說感覺感受,那麼別停下來,不想就不存在吧。
或許,休息「輸」給盲目的慣性。